•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经典案例
贵州省岑巩县县城整体发展战略策划 岑巩县位於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角。地处北纬27度09分至31分,东经108度20分至109度02分之间。东邻玉屏侗族自治县,西南与镇远县接壤,西界石阡县,北同江口县、铜仁市相连。全县土地总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和一个开发区,总人口22万人,是一个以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
详情介绍:

岑巩县整体发展战略策划

-----新思州发展战略

课题目标:为岑巩新县城规划设计打造指导性纲要

课题分解: 区域发展定位

               产业整合定位

               文化品牌定位

               城市定位和城市风貌定位

岑巩县发展概况

岑巩县位於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角。地处北纬27度09分至31分,东经108度20分至109度02分之间。东邻玉屏侗族自治县,西南与镇远县接壤,西界石阡县,北同江口县、铜仁市相连。全县土地总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和一个开发区,总人口22万人,是一个以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

从交通区位上看,岑巩是位於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的边远县,是黔东的门户,铁路、公路、空港在岑巩周边构成一个可达性高的交通网络。

岑巩面临的困惑

第一个问题:古城、新城严重人气不足

第二个问题:产业拉动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发展战略问题


第四个问题:“信心工程”的问题

区域发展定位——

对岑巩资源的再认识,后位变前锋,岑巩发展大有可为。

岑巩经过我们换位思维,“后卫变前锋”之后获得的是区位资源优势。作为贵州的东大门,它可以面向东边对接湘西的人流、物流和市场;作为黔东之窗,它应该将黔东南当成自己的后花园,将贵州和黔东南最精华的东西——民族文化风情在这里充分展示。岑巩也是少数民族县,但其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已经所剩无几。而作为黔东之窗的它却可以整合黔东南最精华最精彩的部分,变成黔东之窗可观可赏的旅游产品,吸引湘西和梵净山来的游客。正在筹备中的思州艺术团,应该成为黔东南最好的民族艺术团之一,将思州文化和黔东南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整合起来,做成一台由思州傩技傩戏、思州扽锣、黔东南苗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歌舞组成的文化大戏;同时还可将黔东南少数民族最精华的民间工艺在这里聚集和展示。这就是岑巩由区位带来的整合优势。

来看看岑巩的旅游资源。从单一的角度和静态的观点来看,目前在贵州范围来比较,岑巩的旅游资源没有比较优势。总体上看,岑巩可游览的景点非常分散,大多处于沉睡状态,所谓的优势资源要变成旅游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中木召夜郎古国遗址、陈圆圆墓、天安寺、将军山等。岑巩的旅游现状是“说起来什么都有,看起来又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与贵州丰富多彩,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相比,这是劣势资源,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湘西来看岑巩作为“黔东之窗”的角色,它就具有了其它地区不具备的整合黔东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对接湘西和梵净山旅游市场的优势。岑巩要打的是组合拳,用自身的资源来整合周边可以整合的资源,组合出比固有资源品位更高价值更高的资源。从量出为入的角度出发,岑巩不仅因“黔东大门”的区位优势而获得了对接市场的优势,同时因拥有“黔东之窗”位置而获得的整合周边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通过核心旅游产品的打造,可以反过来拉动岑巩本土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如中木召古遗址、陈圆圆墓、龙江河飘流、将军山溶洞等。

产业整合定位——

岑巩产业发展新格局

经过多方的筛选和论证,我们认为岑巩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是“两轮驱动,双轮导向”:在“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并举的战略下,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以双引擎拉动岑巩产业的发展,构建岑巩新时期条件下的合理产业结构,将工业和旅游业打造成岑巩的支柱产业,以拉动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岑巩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文化品牌定位——

区域品牌——打造强势的思州文化品牌

“石砚之乡”(思州石砚)——岑巩的文化名片

“扽锣之乡”——岑巩的旅游名片

城市定位————

思州新城(新兴县城)的定位应为:

(1)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黔东之窗”旅游接待和聚散中心; (3)生态人居城市;(4)思州文化中心;(5)与怀化对接的黔东次商贸中心。

古城定位:三位一体的定位

(1)轻工业、手工业生产基地;(2)旅游商品生产基地;(3)特色旅游古城。

城市风貌定位————

古城定位为思州文化风情的特色旅游古城,通过对古城的山、水、城的保护利用,综合利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积极因素,实现古城的有机更新,逐步恢复古思州八景,构建贵州民间手工艺生态博物馆,思州民俗文化村,打造思州大舞台(思州神韵),增强古城的旅游吸引力,体现山水相融、天人合一、古朴恬淡的古城风貌。

思州新城应体现以侗苗建筑风格为主,以徽派建筑风格为辅,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思州特色的城市风貌。在设计上,通过与城市分区相结合,形成不同建筑风格的街区和一些民族特色街道,丰富了思州文化的内涵。

城市风貌与景观形象定位

思州新城的形象定位可以用六个字概括:“青山、碧水、蓝瓦”

青山:突出岑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风貌,并暗喻岑巩质朴的民风;

碧水:用舞阳河指代岑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滨水城市形象;

蓝瓦:指代思州文化,突出侗苗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点,突显了思州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构想

1、古城色彩风貌构想

从古城的定位出发,依据思州古城地域环境特色,配合古朴恬淡的古城风貌,古城色彩宜以淡雅为主,建筑应以蓝、灰、白、木色为主色调,强调山水构图,将整个古城融入山水之中,构筑一幅优美、动人的中国水墨山水画。

2、新城色彩规划设计构想

新城在立足于思州文化继承与创新上,努力营造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文化空间品质。其建筑融合侗苗建筑和徽派建筑风格,其建筑色彩以蓝、灰、白、木色(淡黄)为主色调,展现山、水、城相呼应的城市风貌。

实施“新思州战略”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新思州战略”总思路是:力争15年内使岑巩县城和县域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15年,又划分为三个时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换句话说,就是此战略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15年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打造出一个舞阳河畔的新思州。

此战略不是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的阶段性实现过程。为使此目标更加明确,具有操作性,我们将其分解为需要三个时期分步实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一)近期发展目标(2006—2010年)

(三)长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

(三)长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

整合资源,合力推动

全面实施“招商拉动”战略,寻求发展新突破

打造“核引擎”,全面实施“思州文化战略”

以独具特色的“经济性节庆活动”激活文化经济

实施“劳务输出”工程,推动思州发展





思州古城现状。



思州古城空心化。



深圳赛纳专家与四大班子头脑风暴会。



深圳赛纳专家组专家在项目对接会上,图为项目负责人邓雪丽总经理在会上作主题发言。



岑巩县委副书记王树英(右三)、副县长王刚(右一)陪同专家组下乡调研。




思州文化象征物——思州石砚。






苗族风情商业步行街










  •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13538067656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