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园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陕西省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起步较早的一个省份。2015年7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已于2016年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规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它从法律层面规范园区的建设经营、权益保护、服务保证和风险防范等活动。园区所在地政府有义务加强供水、供电、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力度,陕西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安排园区建设资金46.9亿元,带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403亿元,初步形成了园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其中,省级认定的336个园区按照“先建后补”原则由省级财政对每个园区补助500万元,市、县财政再配套补助5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
许多人注意到,如今各类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示范园区有很多。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就会产生资源争夺问题。江苏省着力探索园区内外的融合发展。在该省,一个农业产业园区往往包括多个特色园,采取“园中园”“园外园”等模式,把园区打造成“多园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小园”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大园”。无锡市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就是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无锡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中国农科院太湖水稻示范园、锡山生物农业产业园和锡山精品蔬菜产业园“五园一体”的综合园区。
园区融合之外还要有服务的融合。很多园区发力把园区打造成综合服务的大平台。在园区内整合各种农业服务力量,为入园主体、周边农户提供种苗繁育、农情信息、技术指导、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农产品检测等农业全程服务。同时,有关市县也努力打破部门、行业分割,强化园区与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的协作配合,集聚涉农资金、科技等资源,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张合成说,要以农为本,创新发展。坚决防止非农异化,不能成为少数加工企业的工业园。同时,倡导开门办园,“有边界,无围墙”。农业部、财政部将建立“能进能退、动态管理”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考核管理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给予奖补资金,并按规定撤销创建资格;对绩效考核成绩突出的,则加大奖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