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工程:“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要创意也要落地!
浏览:1038次    时间: 2020-05-23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强化“规划先行”的导向作用,部署五年重点工作,并通过落地工程,实现旅游目的地提质升级。围绕打造国内/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统筹常规发展与跨越赶超,《“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应从两大方面发力,一是要形成目标导向的内容创新,二是要形成落地运营的抓手工程。

小编认为,“十四五”期间,围绕打造国内或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聚焦七大创新发展模式:










以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及提质为起点,以旅游目的地为构建对象,围绕目的地要素和保障内容形成八大抓手工程,确保目标落地实施。持续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善创新单位的奖励制度,提高各区县对文化旅游的重视程度。加强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的创建。(扩展阅读:最新!71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示)大力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夜间文旅消费试点、国家级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等品牌的创建,提高文化自信。巩固传统优势业态,开拓新业态。面向客群不断细化、娱乐化的趋势,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旅游产品和旅游印象,增高收益。对接国家战略,面向政策、社会资本,进行全要素招商大会,吸引全国企业投资置业,推动旅游业态的培育,将游客变成“旅居客”,进而实现“人城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助力旅游经济的升级。(扩展阅读:从投融资案例,看地方文旅项目如何包装与落地)对接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以旅游交通为抓手,重点推进旅游厕所、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公路服务区、自驾车营地等全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体验。通过自驾旅游公路、自行车骑行绿道、海湾邮轮航线、低空航线等特色交通,将旅游景区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城镇、中心城市串联,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展阅读:远超万亿元!“新基建”为文旅注入新动能)

策划包装一批重大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一批有实力、有理念、有经验的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投资者和运营操盘机构,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和竞争强的社会骨干文化旅游企业。深化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大力扶持大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鼓励和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渠道上市挂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在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全面组织开展主题文艺节目演出、特色餐饮集市、特色购物超市、主题节庆活动和各类赛事活动等,建设夜间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产品丰度。引导城郊文化旅游景区的夜间休闲游、科普游、亲子游和实景演出等,充分挖掘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扩展阅读:干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发模式及要点)引导扶持特色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发展。重点研发生产营销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和地理标志的系列工艺品、工业品和农副土特产品以及生态健康食品,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商品。以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平台,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重要抓手,以“培训会+学习考察+考核+全域旅游示范区电视述职”为路径,提高各级政府部门、普通市民对全域旅游的认知深度,形成以“旅发大会”为抓手,全域推动文化旅游跨越发展的新机制,为文化旅游各项工作推进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