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前三季度广东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新鲜出炉: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3.8%
房地产空置滞销和积压不容忽视,其中商业物业空置量上升了22.9%
□ 核心提示
□《报告》显示,自筹资金部分同比增长17%,商品房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3.80%,但商业物业空置量上升22.9%,高于其他物业空置量增幅。
□开发投资增长保持平稳,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金来源方面,定金和预付款部分降低明显,自筹资金部分同比增加较大,投资风险系数开始降低,我省房地产业的金融紧缩政策和宏观调控已经显现成效。
□销售市场总体表现稳定和畅旺,销售增长速度仍然超过投资,平均价格上升幅度与上半年相比变化不大,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商品房价格继续上半年趋势,止跌回升。
□空置总量开始降低,待售面积大幅减少,但空置结构仍趋于不合理,滞销和积压面积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半。其中商业物业空置量上升22.9%,其中滞销和积压面积上升42.70%,高于其他物业空置量的增幅。
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分析
总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6%。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完成生产总值1113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0%,增幅同比提高1.80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9.38亿元,同比增长2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6.80元,同比增长10.7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0%。
而《报告》显示,在这样良好的经济环境下,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30%,而广东房地产则保持上半年的平稳增长态势,增速9.60%。住宅投资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办公楼和商业用房投资仍是整体开发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2.90%和31.70%,但增长幅度较前二季度有所回落。 自筹资金同比增长17%,与上半年相比,开发投资主体变化不大,外资和股份制仍占最大比重,为59.70%,国有投资只占4.20%,份额最小。由此反映出私营、个体、外资及股份制企业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占主导地位。
而资金来源方面,同比降低9%,与今年上半年相比,一负一正,反差明显,表明近期金融紧缩政策和宏观调控收到较好的成效。其中,定金和预付款部分的减速最明显,同比下降21.60%;国内贷款和外资表现平稳。
而自筹资金部分同比增长17%。
在资金来源比重方面,定金、预付款部分和自筹资金部分分别一降一升,但总体格局仍未产生根本性改变。 土地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1%
《报告》中显示,今年1-9月,广东省土地开发投资为418578万元,同比下降了13.10%,土地开发面积为1524.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9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土地购置投资为1251907万元,同比下降4.90%,面积却较去年同期增加34.40%,为2010.13万平方米。土地开发较上半年有所好转,但土地购置与土地开发的反差仍非常突出。
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3.8%
商品房建设方面,基本保持上半年的发展趋势,商品房开发投资、施工面积和本年新开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0%左右,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基本持平,而新增固定资产增幅较大,为65.70%。竣工面积和竣工价值同比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略有收窄。
而在商品房销售方面,1-9月全国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3.4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9.30%,高于同期竣工面积增幅近10个百分点。
广东房地产交易则继续保持畅旺,实际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7%和11.60%,增长幅度超过投资,这与全国的情况大体类似。平均价格达3676元/m2,同比上涨13.80%,基本与上半年保持一致。剔除广州、深圳数字,全省其余地区平均价格2300.35元/m2,同比上涨6.1 %,较上半年涨幅增加1个百分点。
不合理空置同比增加25.4%
商品房空置整体状况略有好转,空置面积下降3.80%,其中主要来自待销部分(小于1年的空置)的大幅同比减少,目前744.59万m2的待销面积也创下我省近两年的新低。但从空置结构看,合理空置(待销面积,即小于1年的空置)同比减少33.30%,不合理空置(滞销面积和积压面积,即1-3年的空置以及大于3年的空置)同比增加了25.40%,空置结构有进一步恶化态势。待销面积占空置总量34.50%,滞销和积压面积占空置总量65.50%,而去年同期这两个比例分别是:49.70%、50.30%;不合理空置面积的比重在上半年上升1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扩大至15.2个百分点。
分析〈报告〉中各类物业空置量发现,住宅和办公楼的空置量在减少,而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类型房屋则在增加,商业营业用房上升22.90%,其中滞销和积压面积上升42.70%,高于其他物业的增幅。
□ 数据
●广东房地产市场因多年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去年增长明显放缓(上半年7.6%,全年8.3%),步入调整期。今年上半年在宏观调控大环境下,投资增长继续放缓(9.9%),市场表现大致平稳。这既是市场的效应,也是政策作用的结果。
●国内贷款在资金来源中比重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定金、预付款比重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企业自筹资金比重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导致投资风险系数轻微上升。
●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增长在5%-7%之间,竣工面积下降13.5%。
●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均是两位数(32.5%和16.8%),均价止跌(2003年下降3%)回升,市场消化能力有所增强。
●空置总量达2215万平方米,仍在高位徘徊,空置结构趋于不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用房空置同比增加25.5%,而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50%,应加以控制引导。
□ 记者观察
发展商加强了土地储备
记者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分析报告中发现,在上半年,广东省在土地开发投资下降的同时,发展商土地储备的面积却较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广东省土地开发投资241093万元,同比下降了18.4%;开发面积为793.3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8.5%。而用在购置土地上的资金为738339万元,同比下降2.8%,土地购置面积为1250.1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土地购置增速、土地开发减速问题突出,反差相当强烈。
而刚刚出炉的《报告》中显示,今年1-9月,广东省土地开发投资为418578万元,同比下降了13.10%,土地开发面积为1524.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90%。另外,土地购置投资为1251907万元,同比下降4.90%,面积却较去年同期增加34.40%,为2010.13万平方米。与上半年相比,土地开发有所好转,但土地购置与土地开发的反差仍非常突出。
由上面的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广东省房地产商延缓开发速度,却在不断找地,加紧储备土地,土地开始成为发展商的当务之急。因为8.31大限后,拿地会没有以前容易,而能不能拿到土地决定着该发展商的生死存亡。而拿到地后,却不急着开发,也意味着广东地产商看好广东省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前景。
□ 看点
房地产空置不容忽视
2004年前三季度广东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增长平稳,自筹资金部分同比增长17%,而商品房屋平均价格达3676元/m2,同比上涨13.80%,基本与上半年保持一致。我省房地产业的金融紧缩政策和宏观调控已经显现成效。这是记者从广东省房协研究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设经济管理与房地产研究所、广东省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处刚刚共同发布的《2004年前三季度广东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中了解到的。但《报告》中也同时显示,广东省房地产空置结构仍趋于不合理,不容忽视,滞销和积压面积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物业空置量更是上升22.90%,其中滞销和积压面积上升42.70%,远远高于其他物业空置量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