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热点专题

全国各省康养产业规划方案(河北、山东、山西、广东等等)

浏览:721次    时间: 2020-11-03

继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平安中国”之后,2015年“健康中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要求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此“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大健康”时代的新蓝海。


1、河北省: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全面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康养产业。鼓励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合作,促进康养产业发展。鼓励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共建康养服务机构。


促进融资支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开放包容,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发展各类康养产业机构,通过财政支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拓展投融资渠道。


推进创新创业。聚焦康养产业发展需求,推出创新产品和新型康养模式,培育形成康养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优势。实施康养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围绕医药、食品、医疗器械、中医经方研发等领域,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导向,聚焦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推动医、养、旅、居、文、体科技创新


推进重点项目。建立省级康养产业重大项目库,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扶持领军企业。加大康养产业领军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在医疗医药、健康产品、康旅健身等领域,每年认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康养骨干企业。实施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康养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发挥企业龙头作用。


建设产业园区。依托雄安新区河北省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康养产业制造园区,组建省级康养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联盟。打造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体育健身、健康旅游等特色健康服务园区。


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发挥廊坊、保定等市区位优势,积极疏解京津健康养老功能,按照“医、护、养、学、研”一体化建设目标,建立一批医养结合机构,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支持康养企业在雄安新区建立康养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一批康养行业关键技术、标准、专利等知识产权。


建立智慧康养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互联网+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立足当地、服务全省、辐射京津”的智慧康养公共服务模式。在雄安新区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康养产业“硅谷”,建设数据应用、康养产品、康养教研的康养创新平台,授权承建企业在“互联网+康养”服务及运营中,存储开发、开放共享、安全保障相关数据。


打造医养结合平台。加快推进“政府保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县乡村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突出重点人群”的“四结合一突出”模式,打造医养结合工作的河北品牌。鼓励和扶持护理院、康复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医疗机构发展,完善治疗、康复、中期、长期护理服务链,推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资源互动融合,实现医疗、养老资源效益最大化。


2、山东省: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

关于产业发展思路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为抓手,围绕“医药养食游”等重点领域,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医养健康产品供给,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医养健康产业链条,努力把医养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要求,提出到202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左右;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对医养健康产业涉及的一二三产,集群园区建设、大型企业培育、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分别提出了预期指标。


关于产业区域布局


一是“三核引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产业基础优势,率先实现突破发展,打造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二是“三带集聚”。包括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七市组成;运河养生健康产业带,由济南、枣庄、济宁、德州、聊城、菏泽六市组成;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由泰安、淄博、莱芜、临沂四市组成。


三是“多点支撑”。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确定了潍坊(健康食品)、济宁(健康文化)、泰安(健康旅游)、威海(医疗器械)、临沂(养老养生)、菏泽(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发展支撑点。


关于产业重点领域


经过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产业概念,厘清了产业边界,确定了十大重点领域: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管理、健康养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装备、中医中药、体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数据。


在医疗服务领域,提出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推进山东质子治疗中心、国家人类遗传基因库山东创新中心、中科院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构建覆盖卫生健康全过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在健康养老领域,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适老化建设改造,推广普及老年教育,增加老年用品供给,重点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情感陪护、娱乐休闲、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智能化产品。


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海洋药物、小分子药物等。提高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药品流通业,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在健康大数据领域,全面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健康大数据新业态,促进大数据支撑下的健康维护、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三大体系融合发展。




3、山西省:以康养小镇和康养社区为主抓手

2019年


率先推动实施大同桑干河森林康养小镇、垣曲左家湾生态康养小镇、山投太谷孟母文化健康养生城、盂县梁家寨温泉康养小镇、榆社云竹湖康养小镇、晋中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沁源灵空山康养小镇、定襄凤凰山温泉康养小镇等8个康养小镇项目,大同兴云康养社区、忻州顿村温泉康养城、长治大辛庄绿城柳岸晓风康养社区、晋城瑜园康养社区、阳泉固庄智慧生态康养社区、潞城卢医山康养城等6个康养社区项目


2020年


重点推动实施晋中晋龙泽康养小镇、霍州七里峪康养小镇、黎城黎侯白岩康养小镇、忻州奇村温泉康养小镇等4个康养小镇项目,山医大一院太原上兰康养社区、泽州春风十里度假康养社区、夏县夏都温泉康养社区、晋城康馨园康养社区、安泽本草香泉中医药康养社区等5个康养社区项目


2021年


重点推动实施平遥天鹭湖康养小镇、宁武东寨康养小镇、晋城洞头康养小镇等3个康养小镇项目和广灵壶流河康养社区、晋城白马寺康养社区、阳曲黄寨中社康养社区、迎泽东山康养社区等4个康养社区项目



4、北京市:基本建成健康中国首善之区

阶段目标


到2020年,城市健康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健康环境条件持续改善,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积极治理,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人均期望寿命稳步增长,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健康城市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到2030年,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与健康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受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拥有健康环境的局面基本形成,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基本建成。


主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京津冀健康协同发展、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无烟环境推进行动等具有首都特色的重点工作。将卫生计生、体育健身、环境建设、食品药品等领域统筹融合,涉及全市40余个部门,逐步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体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就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重点内容


推动健康城镇、健康村镇建设。推广健康城市理念,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到2030年,健康社区比例达到80%,健康村镇建设比例达到50%。


营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保障供水饮水安全、建设绿色景观休闲空间及提升城乡市容环境质量。在本部分中,提到首都将建设成为“环带成心、三翼延展”的空间结构,扩大森林绿地面积,着力构建青山为屏、森林环城、九楔放射、四带贯通、绿景满城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格局。


加快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以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发展中医药、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健康旅游,打造一批健康旅游基地。



5、上海市:围绕“健康”主题,更加重视“全面”

围绕“健康”主题,更加重视“全面”,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关注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更加重视“参与”,从“治病”转向“防病”,鼓励民众共建共享;更加重视“公平”,关注全人群、全周期健康,提升服务质量与保障水平。


规划纲要对标全球城市,提出了23项建设指标。其中,主要健康指标“人均预期寿命”要保持发达国家水平;同时,特别增加了“健康预期寿命”——到2020年≥70岁;到2030年≥72岁、“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到2020年,≥30%;到2030年≥40%等民众关注、体现健康水准的10个指标。


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影响健康因素中,生活和行为方式占比60%。规划纲要从加强健康教育、塑造健康行为、建设健康文化、提高身体素质等四方面,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据此,到2030年,上海民众健康素养水平将达到40%,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将达到120万。

  

注重体育生活化: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区级体育中心23个,新建市民健身活动中心50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50个、市民足球场100个、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到2030年,上海将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达96.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6%。

  

健康科技创新:规划纲要将突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等。上海还将强化健康科技创新,突出创新对健康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医学科技创新制度,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联合开展医学科技创新;整合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重点领域率先建设医学协同创新集群。

  

健康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也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上海将构建安全的食品药品环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系统,实现智慧监管。同时,上海将优化传染病和相关因素监测体系,建成菌毒种保藏中心、公共卫生生物样品库、感染性动物实验室基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重大公共卫生设施,切实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6、广东省:突出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

5大重点健康领域: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


12个重点行动计划:健康生活促进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行动、健康保障提升行动、药品供应保障行动、健康环境建设行动、食品药品安全行动、公共安全保障行动、健康产业发展行动。


6方面支撑与保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健康交流合作和筹资保障。



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0000亿元。

康养旅游:爆发的前夜

1、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生态养生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体系。


2、与养生养老结合发展健康享老

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3、与体育运动结合打造运动康体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4、与文化休闲结合打造文化养心

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5、与休闲农业相结合打造健康饮食养生

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6、与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相结合打造康疗养生

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7、与度假居住相结合打造居住养生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随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的终结,很多房地产企业踏上了转型之路,比如养老地产、旅游度假地产、特色小镇、长租公寓等。根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已经有80多家地产开发企业和大量的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养老地产,养老地产依然保持着“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势头。




然而,尚看不清前路的情况下,市场上各种悲观的声音不绝于耳:
房企做不好康养!房企不转型是等死,转型做养老是找死!
康养项目没发展起来,问题可能出在这!
我们列举了以下八种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的原因:
1、缺产业链
一些康养项目,动辄投资数十亿、占地规模几百上千亩,规模大,设施齐全,业态多,但没有产业支撑,始终没有形成产业链,单独依靠养生度假娱乐,严重背离“产业支撑”之根本,经营不久就难以为继。没有产业支撑,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严格来讲,康养项目里的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度假、商业服务等,都是附加值,都是锦上添花,不是主体,更不是康养的支撑。





2、缺“朋友”
康养项目一般位于大城市范围之外,千万不要想着方圆多少公里内,就你一家康养项目,独门生意就好做。

事实上,一个独立的康养项目,如果周边没有其它吸引人的资源作为依托,不仅不会垄断生意,甚至基本没人愿意来。



3、缺差异化
目前许多康养项目压根没有规划,紧跟流行,全靠抄袭,最后搞得不伦不类。
一方面,闭门造车,完全凭自己主观判断搞开发建设,没有主题,没有创意,没有吸引力,完全丧失竞争力。更有甚者,完全拷贝附近一个盈利好的项目。另一方面,一些规划师,只是把其他康养项目拆零散,再组装成一个新的方案来滥竽充数。



4、缺营销
新媒体时代,新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可是当你告诉项目负责人用社交网络平台营造氛围、推介项目、互动交流培养感情、实时制造话题引起关注时,康养项目反而无法接受。这样的后果导致客群单一,没法吸收新的流量,也没法在大范围打出品牌。



5、缺“操盘手”
当前的康养地产项目、养老养生综合体、康养小镇的项目,不缺规划师、设计师,不缺施工方、材料供应方,缺的恰恰就是运营高手——项目操盘手。

操盘手要做的就是团队建设、日常运营、品牌塑造、持续销售、服务升级、危机公关。一个康养项目从开业,运营,健康发展,最后实现盈利,全靠操盘手带领团队的运营能力。



6、缺知识更新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快,新科技、新手段、新形式日新月异。康养项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业态、新环境。

比如对有些投资人来说,土地运作流转、PPP、联盟运营等概念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更别说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新生事物了。只有将学习、考察、调研、培训等常态化,方能实现康养项目的健康发展。





7、缺康养理解
房地产的高端基本上是看“地段价值 硬件价值 外部配套价值”。
康养项目的高端实际上看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人护比,第二个是配套比,第三个是人性关怀。

康养项目的高端并不是拼硬件的高档,而是拼软件的细节。如果不理解养老“高端”的真正内涵,仅仅是把重点放在硬件的打造上,就是误入歧途。



8、缺成本控制
这里的成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康养项目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高,在普遍物价上涨的大情势下,用工成本高,而且康养大多在城郊,相对于远郊的农村用工,成本偏高。
第二就是土地成本,动辄数百万一亩。如此高额的成本,必然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13538067656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