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热点专题

要金山更要青山 江西致力发展生态旅游

浏览:1044次    时间: 2006-12-04

生态,如今已成为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生态旅游,也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风靡全球,占据世界旅游市场份额的30%以上,且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生态旅游呢?

生态旅游的三个目标

江西婺源的晓起村是当地第一家开办旅游的村落。这里林深水清,建筑精美。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人就从那些来村里摄影、写生的“外来人”身上看到了商机,决定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旅游。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他们对村里原有的石材厂、木材厂、西餐具厂三个村办厂实行关闭拍卖,还聘请了江西农大、省农业厅专家为该村现代农业生态示范村项目技术顾问,让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1999年,晓起成为当地第一个生态示范村。2001年5月,村里组建了晓起旅游公司。他们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的教授专家对全村的旅游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先后开发出古村落游、名木观光园、林海漂流等10多个旅游点。晓起现在已成为上饶市的首批小康村。村里负责查验门票的村民汪欣旺说,去年一年,这里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每个村民都因此分到了100元的红利。而开办旅店饭馆、制卖手工艺品等,更是成了村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晓起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开办生态旅游的例子。晓起的成功带动了婺源县的其他村落发展旅游,目前,婺源县已经成为国家评定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困难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青山绿水是最大财富

这三个目标如果实现,展现出来的就将是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曾描绘过的美好前景:“几十年后,再回头来看江西,工业化实现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当我们来到这片红色神奇的大地上的时候,看到青山仍然存在,绿水依旧长流,资源永继利用,那时我们就无愧于这块红土地以及这块红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了。”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江西省坚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搞”,把投资总额10多亿元的5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大规模造林,兴修水利。民间的保护力量也不容忽视。江西许多村庄自古即有植树护林的传统,吉安市 陂村、上饶市晓起村,都保有大片古樟树林,景德镇市瑶里镇,甚至还有禁伐禁渔的传统。

正是在这种上下一致的共识里,江西已经成为全国生态环境现状最好的省份之一。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60.5%,在全国名列前茅。这里主要河湖的水质都达到或优于三类。不少地方的水是可直接饮用的一类水。鄱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鄱阳湖每年聚集上百种、百万只候鸟越冬,在这里观鸟,已经成为婺源文化生态游之外的江西另一大著名生态旅游项目。

青山绿水的生态资源和江西本有的红色旅游、陶瓷艺术等资源结合在一起,使江西的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去年江西旅游总人数突破5000万,旅游收入突破32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3.73%和32.88%。旅游业的发展为该省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150万个。

生态旅游不能杀鸡取卵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187个,国家森林公园有627处,国家地质公园有85个。这些地方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不过,并不是生态资源加上旅游设施就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马聪玲认为,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对这种产品的开发要慎重和缓行,否则这样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问题。

比如,目前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甚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旅游者层面来讲,很多游客也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究竟负有什么责任。有的人仅仅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希望“舒舒服服”观赏到世界顶级的美妙风光。这种物质享乐型的旅游,其实与生态游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还有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随意攀折花草,成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者。

造成“生态旅游的生态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目前针对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定和质量标准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而且生态旅游区往往点多、线长、面广,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难以对旅游活动全面管控。另外,管理体制不顺畅,投资主体多元化,污染防治不到位,控制措施不配套等,也都是产生此类现象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旅游生态”的问题,不能简单的不发展旅游,而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使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导向趋于一致。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要增大科技投入,实施生态审计,生态旅游区要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科技研究和科普教育,并根据生态环境的负载能力,来决定允许的旅游规模和游客数量。

(文章来自:庐山旅游)


  •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13538067656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