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锋:“富饶的贫困”——你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中共贵州省黄平县委副书记     浏览:1248次    时间:2007-01-19
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旅游的思考
作者:中共贵州省黄平县委副书记
“富饶的贫困”是我国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一方面西部幅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西部又多处於极度的贫困之中,经济总量小,发展缓慢。多年来如何解决中西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让西部早日走出“富饶的贫困”的困扰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难题。时至今天中国还有接近60%的人口生活在广大的农村,而中国80%的贫困人口又生活在偏远的西部地区。因此不解决西部“贫困的富饶”的问题,不走出这个怪圈,中国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能是空谈。
时下,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旅游更是世界性关注的课题。笔者长期在西部贵州的基层工作,痛感于这样的怪圈不打破给我们工作带来的深深困扰。新的历史时期,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走出“富饶的贫困”的有效方式正越来越被众多的民族地区所认同,并得到有效的推广。在此,笔者尝试将自己长期以来对此问题的思考表达成这些粗陋的文字,以期给苦苦探索着的同仁们一点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路径选择: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是西部走出“富饶的贫困”的有效
路径。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农村经济底子薄,“造血”功能差,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这就造成了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重困难。一些率先发展工业的西部地区,也大多发展以资源为导向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在环保与吃饱之间,选择了吃饱。这种“杀鸡取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和谐发展,更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西部各地区一直在探索着一种既能有效保护自然与文化,又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让更多的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就业,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产业开发模式。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正是符合这种标准的一种有效的产业开发模式,是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走出“富饶的贫困”的有效路径。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贵州省在全国就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思路,针对贵州农村拥有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民文化,而在经济上极度贫困的特点,强调要“将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全省选择了8个民族村寨进行旅游扶贫试点,探索通过旅游途径为广大贫困地区找到一条离土不离乡的转产就业道路。近年来,贵州原生态的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受到市场的追捧。世界旅游组织高度重视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把贵州定为长期观测点,世界银行对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提供贷款并将之作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示范性项目。
通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目前贵州农村已有10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点和民族村寨有2660个,接待旅游人数1084.43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34.7%,旅游收入20.9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8.36%,乡村旅游者人均花费193.5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15.53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就业人数的39.76%。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有效的旅游开发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并在其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西部有着典型代表意义的地区,在乡村旅游上的有益探索无疑对整个西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示范意义。
(二)把根留住:保护民族文化是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要留住文化的根,就必须要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和整理工作。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财力的投入。从目前全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来看,虽然叫得很响亮,但相关的一些配套政策没有跟上,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仍处于“三无”状况,即无政策支撑、无资金保障、无项目支持,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在此,强烈呼吁党和国家尽快出台一系列便于操作,指导性强的相关政策,有效地指导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笔者认为保护与开发的工作重点在于:
1、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以倾斜性政策强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中央在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的同时,应加大对民族地方经济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发展民族文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着重建立和完善民族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市场规划、民族文化产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投融资优惠政策及相关政策等,将文化扶贫和产业扶贫落到实处;中央应针对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倾斜性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拿来出一定的财力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去,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与此同时要制定多样化的产业政策,鼓励以招商引资,社会力量参与等形式进行文化旅游产业的多形式、多渠道的保护与开发。
2、构建民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体系。
目前在我国,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战略支柱性产业之定位尚不明确,民族地区还没有一个完整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民族文化产业的战略制定需政府组织和主导,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对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搞好整体策划和规划,构建民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3、构建民族文化项目保护库。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财力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以文化作为龙头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体做法:
建立“民族文化记忆库“。对各民族特殊的原始文化品种和传统技艺进行调查记录,编制好项目材料,搞好文化项目库,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和民族内部的门派纷争,统筹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各地区,甚至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体系;对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储存、提升和展示,使之得以长期保护和延续;扶持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通过培训、演出、展览、节日等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使之持续传承和发展。
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人”制度。发挥身怀绝技的歌师、舞师、手工艺师等的作用,建立“传承人”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经过评级的能工巧匠,可以领取工资,表现突出的还有每年的专项资金,以物质支助的方式鼓励和推动他们艺传后人,使民族文化后继有人。
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计划。
大力支持和扶持各民族地区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开设民族歌舞等文化特长班,使民族文化教育普及化和规范化,培养民族文化人才,通过民族文化进课堂,教育下一代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大力实施民族语言教育,推广民族语言,增强年轻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制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对稀有而宝贵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是我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重中之重。一旦民族文化消失了,这种旅游就失去了对旅游者的核心吸引。虽然当前我们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规,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呼吁国家今后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制定统一的《民族文化保护法》,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条例,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有规可行。如在黔东南州,关于侗族大歌、侗族建筑的保护问题,应制定《侗族大歌开发与保护条例》《侗族建筑开发与保护条例》;关于苗族古歌、芦笙的保护问题,可制定《苗族古歌开发与保护条例》、《苗族芦笙开发与保护条例》;其它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条例。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确保青山绿水常在,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共进和谐: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以“三农”资源为依托,由农民群众参与经营和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把农业生产过程、民族乡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统统纳入旅游范畴,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这种产业形式可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延伸农业产业链,发挥农业本身具有而以前不被发掘的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扩展农业新的发展空间
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其目标消费群是高消费的城市居民,它吸引的不仅是国内的城市居民,更有高端海外旅客。伴随着旅游人流而来的,首先是财富的转移,城市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向农村,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观念也改变了。通过观念更新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乡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都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实际的成效。
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也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有效方式。乡村旅游通过强化和宏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优化、提升和发展,从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能促进民族村寨生活面貌的改变,让农民过上体面的、让城里人羡艳的、天人合一的、又保持着其本土文化原态的和谐生活。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在我国西部,诸如贵州、云南等地区表现尤其明显和突出。
实践不断地向我们证明和昭示: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是西部有效的旅游开发模式,也是西部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更是“富饶的贫困”中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贫困走向富饶的有效路径。
我们期望明天的中国,“贫困的富饶”和“富饶的贫困”不再困困扰着我们,更期望在我们手中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