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热点专题

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八个体现

浏览:995次    时间: 2008-11-21

一、重视危机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没有这样的基本条件就无旅游消闲可言,因为,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无论如何,他们所追求的是享受生活,是追求幸福和欢乐的体验。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危机是无时不在的。尤其是对国际旅游业来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天灾人祸的发生都随时可能影响着旅游者的出游决策或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的进行。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20多年中,国际上出现的诸多危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是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SARS发生之前,我们对危机有体会但并不十分深刻。震惊世界并对全球旅游发生重大影响的9.11恐怖事件、巴厘爆炸事件、阿富汗、波黑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却造就了中国的“世界上最为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使我们因祸得福。即使是在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年月,中国的旅游业也保持了令其邻邦嫉妒的成就,以至于世界旅游组织一再表示,2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的预测不会改变。但是,这次SARS的发生使中国成了重灾区,以往最安全的地方出现了安全问题。这场灾难再次警告了我们,“保护神”不会总是在我们左右。使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到,旅游业是充满危机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就是要与危机共舞。其中许多危机是旅游目的地没有办法控制甚至是没有办法预测的。经过这场灾难,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深刻认识到危机的存在,危机的影响,树立起危机意识,并着手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的机制。SARS过后的第一个“黄金周”期间,旅游的危机管理意识比任何其它黄金周都显得强,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大型企业集团还是小企业,都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出了预案,做了各种设想,建立了处理事故的机制,尽量做到处事不惊、有备无患,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实际上,这是个实战演习,是个很好的开端。可以预见,今后政府和业界会致力于危机管理制度的建立,把它作为日常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不是权宜之计,也不能总靠搞“运动”的办法来应付任何意外。应当说,SARS过后是中国旅游业乃至所有行业加强危机管理的一个真正起点。


二、倡导“洁净旅游”,促进健康发展

 SARS之后,人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对享受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对旅游活动和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洁净旅游必将成为旅游者追逐的目标,也是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谓“洁净旅游”,就是所有的旅游目的地,无论是自然风景名胜区还是人造景观,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控制污染,减少破坏,提供清洁、卫生、安全的旅游环境;所有的旅游经营者都应当提供不危害旅游者健康的产品,进行公平、正当等经营,不欺诈、不设陷阱,自觉地以诚信为本;行业协会要真正能够发挥行业自律的功能,大力提倡“绿色经营”的观念;所有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了自己和东道主的共同利益进行健康有益的旅游度假,提倡“绿色消费”,“公平旅游”。当然,真正实现洁净旅游的关键是各级政府加强合作,积极推进立法监控;旅游行业加强自律,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宣传公众,动员全社会支持;鼓励媒体参与,强化公开监督。总之,提倡“洁净旅游”绝非是仅仅为了在市场上重塑旅游业良好形象、振兴旅游业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文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这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促进中国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三、企业发展创新,寻求制度突破

 1998年中央政府提出实行政企脱钩的决策以来,在过去的5年中企业改制已经经历了许多回合,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形式上看,政企脱钩的任务大都完成了。企业制度改革在其它各个行业进行得很快,由于旅游业是个中央控制比较紧的新兴产业,过去多强调其特殊性,从而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业——改制的步伐显得缓慢。但是,从2002年开始,各大旅行社都不停地整合地方分社,把原来与总社有相同招牌却无资产纽带关系的分社重新纳入自己的体系内,掀起了一阵重组和扩张的热潮,与此同时,在旅游企业改制中也出现了一些突破,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康辉旅行社集团采取管理层收购(MBO)方式的企业改制。这种企业改制的方式在国内其它行业很多,但旅行社行业则不多见。康辉的做法确实把管理层的利益实实在在和企业联系在一起。所以,康辉改制完成之后,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研究的热点。可以预见,康辉旅行社集团做出了示范,成为大家效法的榜样,再次引发了旅游企业改制的一个热点。

 从全国的情况看,一方面一些大型旅游企业正在进一步加速集中化的步伐,形成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一些其它行业也将有更多的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这也会加速原有旅游企业的改革。从现在来看,旅游企业正在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基本上占居了高端旅游市场,而且形成了比较好的经营态势,在市场上的垄断局面也逐渐突出;二是,小型企业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但是在市场上经常找不准位置。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势必就会引发这么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小型企业不断加入大型企业,成为大型企业的网络化终端。这样一个态势对加速市场的培育和旅游市场的成熟来说,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将为旅游企业的改制创造新的突破点。

 2003年10月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特别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并提出,“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原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中央这一决定,必将大大推进现有旅游企业的改制进程,出现新的突破。


四、优秀旅游城市锦上添花

 都市旅游的发展是旅游行业和各个城市的市长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从1995年开始,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在全国各地正式拉开序幕,1998年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到2002年年底,全国已经验收了三批13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SARS发生之前还验收了33个(但没有正式命名),合计171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根据匡算,这171个城市国内外旅游收入均占全国旅游收入总额的85%左右。实践证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有利于给海内外旅游者创造一个好的旅游环境,给旅游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给市民创造一个好的生活休闲环境,同时给一个城市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在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地方重形式求表面,重获得荣誉,轻长远效果,出现了标准降低的倾向,或者过分强调城市形象,而忽视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改善。针对这些新情况,国家旅游局在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的帮助下,推出了新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并公布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指南》。这个新标准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针对性更强。在最佳旅游城市的标准里除了综合项之外还有专业项,增加了“观光”、“历史文化”、“娱乐”、“商务会展”、“餐饮”、“购物”、“度假”、“民俗风情”和“绿色”等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引导,通过这个标准引导城市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更充分,特色发挥更突出,最终的引导就是都市旅游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新的一轮最佳旅游城市的创建中,各个城市将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使原有的优秀旅游城市锦上添花,使最佳旅游城市的都市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新热点。与此同时,这项活动也将成为城市居民实现小康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五、出境旅游及其经营的限制将再度放宽

 2004年,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将再次呈现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而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出境旅游者数量的扩大,而是旅游经历质量上的提升。从政府的角度,随着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兑现,国家关于公民出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经营等方面的政策将逐步放宽,出境旅游也必将出现新的发展。

首先对旅游业的功能的认识上会有所调整。出境旅游是一个国家获得外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出境旅游的发展还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达程度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旅游业成熟的标志之一。正像一个国家的外贸中不能只出口而不进口一样,一个国家同样也不能长期只发展入境旅游而限制出境旅游。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旅游服务的国际交换是非常必要的,或者说是必须的。而且,这也是满足本国公民一种正常旅游需求的途径。另外,大家都注意到,中国人民币长期保持稳定和坚挺正面临着升值的国际压力。适当鼓励有能力的人出境旅游消费,一方面是给公民私人外汇储蓄一个消费的出路,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也是钱花所值。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外汇存款都比较充裕,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相继向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开放,这正是发展出境旅游的好机会。其二,对公民出境旅游的影响的认识有新的认识,出境旅游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消遣性消费,或简单地说是外汇的流失,更多的人把它看成是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开阔眼界、自我提高的投资手段。因为,出境旅游的经历有助于公民认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有利于吸收别人的优点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有助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国家高度来看,公民出境旅游还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形象,因为中国人在国外的表现能直接展现现代中国人的风貌,展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新貌,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如果说SARS的发生或其它因素对中国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或者说国际公众对中国、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还缺乏了解的话,中国人在境外的表现能增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会因此增强其访问中国的愿望,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将会适当调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政策,原有的限制会逐渐放宽,原有对出境旅游经营的限制也会放宽,会更加考虑国民出境旅游的实际需要,在简化入出境手续和扩大出境旅游的方式和渠道、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等方面有所突破。当然,这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兑现承诺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待。其结果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发展,预计2004年将有更多的欧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


六、工农业旅游继续升温,振兴东北战略促使旅游地位提升

 最近几年以来,中国农村旅游发展迅速,花样翻新,一些大中城市的郊区农村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和其它形式的“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这不仅丰富了旅游形式,提高了旅游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充分发挥工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都市旅游,开发了很多新的工业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以大型企业为依托,以工业产品、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场地、工业遗产和企业文化等为资源,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产生了新的吸引力。蒸汽机车游、矿井游、油田游、陶都游、汽车城游等就是这些项目中的典型。这些项目的开发,大大地丰富了都市旅游的内容,扩大了传统工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增加企业的收入,而且也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一些面临衰败行业的振兴。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目前这些工农业旅游项目正在优化升级,规模在不断扩大,形式在不断创新,往往在传统的旅游项目上面增加了更多的科技知识普及和参与性的内容。例如,福建省安溪县作为乌龙茶铁观音的故乡,集资建造了“中国茶都”大型茶叶交易中心,将茶叶博物馆、茶叶贸易、信息交流和科研机构集中在一起,并与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表演、茶农的传统文化展示和节庆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型的主题性旅游目的地。石狮市依托当地规模巨大的服装业,正在建造集服装展示、销售、服装模特表演、服装设计比赛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服装城。随着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和旅游产品的更新,必将促进全国工农业旅游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凸现。

 最近,中央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和开发西部战略具有同等重要性。振兴东北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经济转型,而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引入新兴产业,旅游业应该成为这类新兴产业一个重要选择。首先,东北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又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因此开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冰雪旅游、民俗旅游的潜力巨大。其二,东北地区是东北亚(俄、日、韩、朝、蒙)地区交汇点,具有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地区和其它东北亚国家在旅游合作方面,不仅能够实现旅游资源互补,有条件形成一个独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图们江三角洲旅游开发就是一个非常充分的例证),联合向世界推销,而且还可以实现旅游市场互补,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区。如果说,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话,很显然,东北地区在发挥旅游优势方面,其基础条件要好的多,效果也会明显得多。国际上,老工业区通过发展旅游业等服务业实现振兴的成功例证很多,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中西部老工业区、法国北加来海峡地区、英国的利物浦地区等,都是通过引入新型服务业实现传统经济转型的典型。他们的经验为通过发展旅游振兴东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可以相信,旅游业在振兴东北战略中的作用会受到充分的认识和关注,进而促使东北三省旅游业地位提升,对中国旅游业也有重要意义。


七、旅游立法建设步伐加快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可观的规模,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同时,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中国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越来越多的公众休戚相关。随着旅游业规模的扩大,旅游经营的范围和方式不断变化,参与旅游经营与旅游活动的机构和个人越来越多,无论是旅游相关行业之间、旅游企业之间、作为消费者的旅游者和作为旅游企业的旅游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现实来看,虽然针对行业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制订了一些规定和管理办法,但是在旅游立法显得远远落后于实际,导致许多旅游纠纷处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有更多的外国旅游企业进入中国,介入旅游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旅游业的发展更需要完备的旅游法制来保障。到目前为止,酝酿多年的《旅游基本法》仍然没有出台,甚至还没有列入立法议程,《合同法》中没有明确的旅游相关合同的内容,有关司法部门也没有必要的司法解释。在现有的旅游相关合同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颇为盛行,在处理纠纷时,合理维权和过度维权难以区分,使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游,他们权益的维护也需要中国有明确的法律。因此,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健全和完善旅游立法将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旅游业这样的发展态势和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业和旅游公众的关注会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立法建设的步伐。


八、旅游研究再掀高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业正在走向成熟,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问题,都需要认真的研究和梳理,需要理论的诠释,这就要求旅游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因此,旅游研究将再次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继河北秦皇岛和广西桂林之后,全国将会有另外一些城市认真研究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的贡献率研究,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也将组织专门的队伍探讨在中国如何实行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卫星帐户法,着手探讨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旅游统计体系和核算方法,测算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以便确定旅游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其次,目前一些省份和地区又值对原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高峰,而现在旅游发展的形势和当时第一次制订规划时的情况大不相同,需要探讨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三,中国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新形势,面对新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和区域内外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旅游业本身的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和运行方式需要认真探讨。其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各类旅游教育机构和形式越来越多,因此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亟待提高。总而言之,旅游研究将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并将吸引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旅游研究的队伍中来。

(文章来自:中国价值网)


  •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13538067656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