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北海千百年的兴衰起落轨迹,开放兴则口岸兴,口岸兴则城市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的被迫开放,曾使北海一纵观北海千百年的兴衰起落轨迹,开放兴则口岸兴,口岸兴则城市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的被迫开放,曾度帆樯林立、万商云集;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北海也曾跳越发展、红火一时
如今,沉寂多年的北海又历史性地迎来了西部大开发、南博会、泛珠三角等崛起机遇。春风频度,佳音在前,北海该怎样向世人递交一份惊喜的答卷,一洗旧日的形象,从此再造“新北海”?
就北海未来发展战略等重要问题,受北海市新闻办委托,《阳光之旅游》记者朱瑜专访了中国城市研究院秘书长兼城市品牌战略委员会主任王合成先生(以下简称合成)。
(专访发表后,“北海是海”北钦防融城计划再度引起了许多关系“北部湾”发展战略的城市首脑、城市专家甚至海内外投资机构的热切关注,纷纷对“中国—东盟”背景下的“北部湾”的投资前景给予了强烈回响,其焦点聚集之程度,足于给已经渡过漫漫淡季的北海带来新的机遇和希望。经众多城市战略爱好者要求,现将专访原稿通过本网转载如下,欢迎批评指正!)
朱瑜:人都说风水轮流转,明天到我家。有关北海的话题,想必王秘书长你不会陌生。因此,我们就单刀直入,直奔北海发展战略这一主题。你也知道,今天的北海又一次面临“南博会”等系列重大的历史转机,世人的目光再一次关注北海。在这一千载难逢的时代背景下,北海市民,当然包括所有关心北海的海内外朋友,都想听听外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咱北海今后的路子应该怎样走?怎样才能再造一个“新北海”?
合成:首先,感谢北海市政府,感谢《阳光之旅》杂志社。作为中国城市研究院品牌战略研究方面的负责人,我只能尽我所能,就北海发展战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98年,我曾跟随一个考察报告团来过北海,记忆犹新。对于北海,我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北海很美,但缺乏应有的人气与霸气。这点与广东的珠海类似。
对于北海新世纪的发展战略问题,许多专家都发表过很多创见。北海战略作为一个复杂得必须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寻根问底才能弄个清清白白的时代命题,我一时半下不可能清晰回答。我只能抓住北海的关键问题,从战略思路上,给北海人民带来一点新鲜空气。
我觉得要设计好北海战略,最紧要的工作却不在北海本身,而在于北海所处的特定历史发展时空。北海只有跳出北海自身,重新审视阅读自己,才能发现自己,找到自己。
朱瑜:正如“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样,城市的战略定位是关系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全局的大事。能否具体谈谈北海要怎样才能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呢?
合成: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建议先听一则《新龟兔赛跑》的故事,或许能带给关心大北海未来发展走向的人们一些启示。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输了,它不服气,要求赛第二次,于是第二次龟兔赛跑开始了。第二次兔子吸取教训,他不睡觉了,一口气跑到终点,所以第二次兔子赢了。乌龟不服气说,我们赛第三次吧。乌龟说,前两次赛跑都是兔子你指定路线跑的,今天由我指定路线跑。结果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兔子先是跑在前面,快到终点时,一条河挡住了路,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过了兔子,游过了河。第三次赛跑乌龟跑第一了,于是两人就商量赛第四次吧。后来两人想来想去,觉得咱们干吗老比赛呀,不如咱们协作吧。于是,陆地上,兔子扛着乌龟跑,过河的时候,乌龟驮着兔子跑,两人共同达到终点,双赢。更为重要的是,第四次抵达终点的时间明显比以前缩短了,速度明显快了许多,龟兔哥俩以新的优势互补协作方式组成的新团队,一洗单纯你争我夺的单打冠军形象,共同赢得了世人刮目相看,双双获得了一种更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朱瑜: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确实很新鲜,它一如茶道之热气般,使人的思绪不断升腾,回味无穷。它说明了未来世界的一个发展大势:单纯的“竞争”关系必将被复合的“竞合”关系所取代,单一的“个人全能”必将被“团体冠军”所提升。不过,这一寓意深刻的《新龟兔赛跑》故事,对北海究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合成:在联动为王、团队为王、系统为王的时代,我们任何人或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要忽略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再强大,也仅仅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小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环环相扣,休戚与共,荣辱共享,风险共担,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简单替代谁。任何直线式的、片面式、自我中心式的心智模式,往往会造成一叶瘴目之遗憾。“长三角”为什么敢于挑战世界第六大经济圈?“珠三角”为什么能勇担“泛珠三角”的领头羊角色?为什么GDP总量仅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山东半岛”慎提“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敏感目标,而是站在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谋求与辽东半岛的连接协作?还有,同室操戈多年的成都与重庆,为什么不再单方过招而是谋求“合纵连横”,强强联合为超级经济带——成渝城市群? 道理很简单,团队的力量使然。众所周知,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全球城市圈间分工、交流、合作、竞争诸关系的日益强化。只有大城市甚至大都市圈才能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要的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城市间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因此,以“入世”为标志,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的逐步推移,增强国际综合竞争力,将成为一个国家称雄国际舞台的第一要务。美国学者芒福德在阐述其区域整体发展理念时指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因此,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于各自狭隘的单一范围内,必须走联合协调互补之路。不同行政区划间的城市以协调互补实现共同繁荣,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预见,北海今后的发展战略,必定离不开周边的城市,离不开北部湾。北海必将找到适当的方式,借助适当的时机,与周边城市结成适当的战略联盟。
朱瑜: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确实促使经济圈、经济带的加速形成。但行政区经济作为我国一直运行至今的运营模式,是横在未来中国构建市场一体化、城市一体化面前的一道绕不开的槛。随着“中国—东盟”、“泛珠三角”等板块区域经济的加速形成,中国行政区经济将发生什么变化?对北海具有什么重大影响?
合成:在我国,行政区经济是特有的经济现象。所谓“行政区经济”,指的是在既定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由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它是以国内区域经济的分割为特征,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一种区域经济。它往往具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人为地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行政区城市之间一般都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在同一块本应区域联动的生态格局里,争资源、争项目、争中心,必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阻碍整个区域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与趋势看,行政区经济必将废止,经济区经济势在必行。与行政区经济强调行政管辖对比,经济区经济更讲究在一个自然区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以相同或互补禀赋要素为基础,以共同发展目标为纽带,进而结成区域经济共同体。如果说行政区划是按行政手段,对相互关联的自然区域进行的人为划界,那么经济区则是按经济关联度,对不同行政区域重新进行的自主组合。前者是“分”(行政划分),后者是“合”(经济融合),两者有不同的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
但现代区域经济必然要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主要是因为: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行政区划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基础需要,必然要服从于、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的发展往往会突破既定行政区划的框架,最终形成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区域格局。因此,同一经济区内的经济一体化势在必然。“9+2”区域经济的横空出世,就是典型的例证。
因此,在世界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企业之间的产品与服务竞争,早已上升为城市与城市、城市圈与城市圈、区域集团与区域集团之间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创双赢。北海与同处北部湾城市圈的城市之间,只有以系统全面的方式思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大系统里,把自己当成是当某一个节点,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动对接,凸显自身优势,铸就自身特色,打造团体冠军,整个系统才有可能产生“1+1+1>3”之理想效果,实现整个系统的共赢。
朱瑜:说起“北部湾三明珠”,都知道是北海、钦州、防城港。这三座城市各具特色,但总体规模都不大,一直在谋求抱团合作,但一直没找到适合的合作方式。不知王秘书长有什么好的建议?
合成:其实,以上所讲的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和区域经济原理,已经赋予“北钦防”三座城市以全新的发展理念。但问题的症结却不在“北钦防”三座城市本身。影响“北钦防”能否成功抱团的背后,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必须从上一个层次去寻找答案。
朱瑜:这还挺新鲜。一般人谈北海问题,都会锁定“北钦防”谈“三城演义”。你却说,“北钦防”三城演义的背后,还有一股神秘力量在左右其前进方向。能否透露透露?
合成:谈不上神秘力量。其实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使然。物理学上有一个基本原理:系统内力只能传递动量,但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只有系统外力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北钦防”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局部系统,三城之间的相互内力,只能改变力量分配,但不能改变总体力量。只有“北钦防”系统外的力量,才能改变三城的整体命运。要提升“北钦防”整体实力,必须从“北钦防”之外借助力量,绝不是过去系统内的你来我往。
朱瑜:确实,多年来,大家都很困惑,“北钦防”的共同出路在哪里?究竟什么是“北钦防”的系统外力?它对北海今后的发展将带来什么历史性的机遇与影响?
合成:这是北海发展回避不了的一个关键问题,必须从新的角度加于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人人皆知的“北部湾”问题。这一问题粗看是老生常谈,其实是决定“北钦防”今后发展命运的头顶大事。只是,过去谈“北部湾”,多从纯经济角度谈,战略高度不够。我个人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加速形成与深化,“北部湾”问题必须也必将提升到“政治”和“军事”的战略高度去重新认识与定位。
老一点的同志或许还记得,八十年代末,中国经济学界曾有人把中国形象地比喻为一只振翅欲飞的巨鸟:头是上海,躯干是长江经济带,环渤海湾和环北部湾是两翼,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腾飞。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中国两翼”之一的渤海湾经济圈日趋繁荣,而北部湾却还在低迷中徘徊。“北部湾”怎么啦?国人自然要问。要回答这一问题,单从经济学角度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必须透过“政治”与“军事”之窗,才能真正读懂“北部湾”,重视“北部湾”,运营“北部湾”,腾飞“北部湾”。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北部湾”的基本情况。“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湾顶(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面为广东省的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西面为越南,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主要的枢纽港口有湛江港、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铁山港等。北部湾港口均位于海、陆、空三位一体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上,其商品原材料从开采到生产加工、配送营销,直至废物处理完全可以形成一条典型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其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北部湾”与“渤海湾”一样,都是中国的“黄金海湾”。但我个人认为,北部湾和渤海湾,在开发性质又是具有重大区别的:环渤海湾的开发是中国的内部问题,而环北部湾的开发则是国际问题,不仅涉及到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在南中国海的历史权益,而且涉及到中国未来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众所周知,环北部湾及南中国海一带位置显要,资源丰富,历来是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处所。这里是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最主要和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就在北部湾畔。北部湾经济的开发,是中国通过南中国海域参与东盟、并进而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竞争的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因此,无论从现实的还是历史的角度看,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已经迫在眉睫。
另据凤凰网站最新报道,中国已决定开放中国部分西沙群岛岛屿给民众旅游,以此宣示中国不会在南海主权问题退缩。此前,越南在2004年4月开办了前往南沙包括中国南威岛等岛屿在内的旅游。越南新近发表的旅游地图,也把中国领土南沙和西沙岛屿列为越南领土。众所周知,中国和越南曾为西沙主权问题,于一九七四年爆发海战,越南有多艘舰艇被中国击沉,双方死伤近千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北部湾的开发甚至比渤海湾更重要。因此,环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它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势所趋,北海所向。“北部湾”崛起之时,也就是北海辉煌之日。北海与“北部湾”的发展关系真可谓唇齿相依,不可分割。
可以预言,包括北海在内的“环北部湾”的早日崛起,其意义其实远远超出了其本身,它不仅肩负着中国大西南崛起的重任,而且肩负着护卫中国未来发展空间与生存处所的历史使命。这一点,与当时中国在深圳等地设立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有些类似。
朱瑜: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北部湾”的战略问题原来堪称国家方略。但“北部湾”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还远远不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问题那样为人所知。为了探讨“北部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你能否为世人揭开一点“北部湾”的神秘面纱?
合成:摊开“北部湾”区域地图,让我们顺瓜摸藤,展开想象,以理顺“北部湾”目前的结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北部湾,一如上天的遗世之作,千百年来静静地躺在雷州半岛和中越边境那蓝色的弧形臂湾里。北部湾北岸,有三个最闪亮的点,那就是钦州、防城、北海,誉称“北三角”。它们不但是环北部湾北岸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包括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在内的整个中国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最为便捷的出海口。
另一方面,如果将北海、钦州、防城港比作“北部湾”的“小三角”,那么北海、湛江和海口则构成“北部湾”的“大三角”。毫无疑义,北海、湛江和海口,是环北部湾中国段最重要的三个城市。它们山水相连,文化同宗,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相似,在地理位置、气候物产、经济资源和人文社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共通性,由此决定了它们不仅是北部湾经济圈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是最有条件相互借鉴彼此发展的合作伙伴。
其中,北海是环北部湾的宠儿。请看北海的地理优势:北海地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正好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我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环境优势等,最具潜力成为中国走向东南亚和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
但北海的未来能否制造世纪惊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准确定位与发展战略,取决于北海与近在咫尺的钦州、防城港“小三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关系,更取决北海与共拥“北部湾”的湛江、海口“大三角”之间的错位发展与整合策略,取决于国家能否早日将“北部湾”问题提升为国家方略,不仅战略上重新重点审视,而且加于重点运营提升。
朱瑜:既然北海的战略问题取决于两个三角的问题——“小三角”和“大三角”,那么,北海目前的战略现状如何,又该如何来推进“北钦防”三城联盟呢?
合成:很遗憾,北海的未来战略,首先必须直面目前“北钦防”三城之间的尴尬现实。
大家都很清楚,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城之间相距不到100公里,且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海路相连,但“北钦防”三城总人口不足600万,财政总收入不足30亿元人民币,与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相当。在缺乏腹地交通支持的情形下,由于这三个城市的地域相近、干线相同、腹地相叠,定位趋同、产业同构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共性,很容易导致“北钦防”三城之间恶性竞争和重复投资,严重阻碍了整个“北部湾”区域综合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整个北部湾整体实力的提升,自然无法组成“北三角”联合舰队,实现共同打造“中国大西南第一出海口”之梦想。
针对广西三个海港所存在的问题,记得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提出过建设“环钦州湾经济开发区”的建议。他提出将三个海港城市联合起来,成立“组合港”,打造广西除南宁外又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龙头城市,如同上海之于长三角、香港之于珠三角。
事实上,在一段仅两三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是不可能同时存在3个同质同构的枢纽港口的,必须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从“环北部湾”和“中国—东盟”今后的竞合格局与发展大势看,我认为已经远远不是“北钦防”三城愿不愿整合的问题,而是“北钦防”三城未来能否在“环北部湾”和“中国—东盟”战略中,共同以团体冠军的形式,争取一席之地的问题。这一问题将随着整个“环北部湾”城市的合纵连横而凸显出来,决定“北钦防”三城未来的共同命运。
朱瑜:提起“北钦防”战略问题,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重要言论,那就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胡长顺研究员,他为了北部湾地区争取我国的“超经济特区”地位,曾向国务院提议,广西的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新设立一个经济特区。这个特区面积14578平方公里,人口515.8万人,其行政级别相当于副省级。这个建议已为专家提出并论证,估计将对北海的未来产生深渊的影响。对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合成:这正是:潮涌北部湾,北海起宏图。作为伸向南中国海的一块跳板,北海必定将充当桥头堡、前沿阵地和开放窗口的角色,她将以中国在北部湾区域首领城市之一的面目出现,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向整个北部湾地区施加影响。因此,作为桥头堡、前沿阵地和开放窗口的北海市,必须理直气壮地向中央、向广西争取这种优先发展的权利。因为,从刚才谈到的“北部湾”战略角度讲,北海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北海,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拓展,为了中国在北部湾和南中国海的历史性权益,为了中国在北部湾的国家利益。
因此,“环北部湾”地区迫切呼唤中心城市的形成,北海的战略问题刻不容缓。但从“环北部湾”未来的发展格局来看,不仅北海、钦州、防城港环北部湾“小三角”争夺腹地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且北海、湛江、海口环北部湾“大三角”也将上演一场空前的“三国演义”。谁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动,谁就会被推上潮头,一举成为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龙头城市和环北部湾地区的中心城市,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领先于其他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海市加快实施“大北海”、“海上北海”战略,显得十分紧迫,也正当其时。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河西”。如今,新世纪初的北海再一次迎来了崛起的历史机遇。作为举世瞩目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前奏和预演的“南博会”落户广西,其意义非凡,可以说揭开了南宁乃至广西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历史性一页,其战略可媲美80年代建立深圳特区之于广东,90年代开发开放浦东之于上海。可以预见,广西即将成为国家21世纪振兴大西南,西部大开发的首要地区和先发地带,成为国家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区域。一句话,广西尤其是南宁、北海等重要城市正处于起飞的前夜。
最近,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份振奋人心的材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出口将增加48%,中国对东盟出口将增加55%;而中国环北部湾各港口具有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的优越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从这里进出口货物比绕道上海等东部港口既省时又省钱。随着西南公路、铁路出海大通道的全线贯通,仅西南省区每年将有超过4000万吨货物将从广西各港口出海,使环北部湾港口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更多的外资和内资目前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些港口。
毫无疑问,现代港口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它已经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大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全世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环节。北部湾港口与东盟港口未来将围绕着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加工业中心而展开剧烈的竞争。
面对世纪重大机遇,“北钦防”城市群能否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联合组建成桂南中心城市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城市之一,关键还在于能否借鉴新龟兔赛跑故事之协作精神实质,从同质同构同目标的小范围、低层次、重复性竞争关系,转变提升为大范围、高层次、特色性的竞合关系。在这一点上,不仅需要“北钦防”三市政府和人民的胸怀与眼光,更需要各自发自内心需要而又主动、切实、到位的大智慧。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直接涉及今后北部湾整体实力提升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拭目以待。
朱瑜:面对今后可能演变的各种竞合关系,作为“首位度”较高的三座城市,北部湾“北钦防”三明珠该如何首先突围?
合成:目前,中国的西南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不高,长期缺乏实质性意义的共同的国际大港口。大西南的发展迫切呼唤着出海大通道,北海也需要借助大西南的力量来发展壮大自己。如果北海能够打好大西南乃至中国西部这一张牌,并能够真正作到“用尽内力,广借外力”,, , , , , , 以形成合力,北海就能够迅速崛起在北部湾畔,从而为中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事实上,在环北部湾港口城市和西南出海通道中,北海并不具有唯一性,湛江、钦州、防城港诸市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湛江最大,海口最新,钦州、防城港最近,北海最美。而不论从广西未来打造桂南中心城市,构建世界级的“南(宁)北(海)经济带”的战略高度,还是从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的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北海作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北海在整个北部湾地区更有着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
面对国际与国内城市交相竞合态势发展格局,“北钦防”三城必将借鉴新龟兔赛跑故事协作原理,参照“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团体联动、追求共赢”之“十六字”方针,拆除行政区域之壁垒,打破长期的僵持关系,从目前的行政区经济,携手走向经济区经济。
在此,我本人郑重建议由广西牵头,从国家利益、区域经济、广西崛起等战略高度,组织专门的高层研讨会,并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地级市合并为一个特大城市——“大北海”。
根据“实事求是,突出优势,聚焦特色,错位发展,互相促进,追求共赢”的区域经济原理,未来“大北海”成立后,“北钦防”三市均成为“大北海”的一个功能城区,互成环拱之形,互为犄角之势,共同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活力聚集、前景无穷的“北三角”——一个以北海为龙头城区兼休闲中心、以钦州为枢纽城区兼行政中心、以防城为前沿城区兼港务中心的“大北海”,必将横空出世,璀璨星河。
(下图为“大北海”空间结构战略图:略)。
选择北海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之龙头与核心,其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都市经济圈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世界级的超级城市作为其内核,而这种超级城市除了能源、水源、机场等硬件条件外,还要视其发展后劲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北海是该区域内唯一具备有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的条件的城市。
其次,北海是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也是广西沿海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江泽民同志曾经把北海喻为“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经认为北海类似于荷兰鹿特丹,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首领城市”;而广西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也把北海定义为广西沿海发展的龙头城市。
第三,北海海陆空完备,淡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内陆广阔。经过九二、九三年的超常规发展和近十年的建设,北海的知名度远播海内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加速发展的诸多条件已经具备。
当然,以上设想还非常粗糙,还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与利益需要妥善处理。但“北钦防”三市的未来发展走向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定遵循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综合因素的内在运行规律,如黄河咆哮,似长江奔腾一般,东流入海。
可以乐观地预言,只有借助中国加入WTO、“泛珠三角”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之契机,把北海钦州防城联合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重新调整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才能打造“环北部湾”城市群和中国西南地区实质意义上的第一出海口,成为中国西南龙头城市,进而共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这一国际经济合作大平台,统领广西北部湾地区乃至于整个大西南地区的发展,打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极”,不仅实现“环北部湾”世纪梦想,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而且实现中国在未来的亚太发展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和国家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朱瑜:王秘书长一番痛快淋漓的“大北海”畅想,确实令人感觉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只是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的行政区域整合问题,能在广西行得通吗?国内有没有现成的成功案例可供“北钦防”三市参考?
合成:自古无巧不成书。或许真是巧合,与广西同处大西南一室而暗中较劲的云南省,在对接东盟,建设“个开蒙”(个旧、开远、蒙自)滇南中心城市这一点上,与广西建设“大北海”桂南中心城市如出一辙。
2003年底,我应邀去中国著名的锡都——云南个旧市(当时还是红河州州府)做锡文化旅游策划时,就亲闻云南决心“做大‘个开蒙’城市群,舞动昆河经济带”的宏伟设想。后来,又在2004年5月北京召开中国城市经营与发展高峰会期间,与云南红河州州长白成亮先生本人有过交谈,确实了云南打造“滇南洛杉矶”的世纪梦想。
个旧、开远、蒙自三市县地处云南红河州核心地带,正好呈三角形分布,城际距离约为50公里,长期处于单体循环状态,无法形成合力和规模,造成整个滇南无中心城市的散乱局面。按照云南省政府把个开蒙建成现代化滇南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未来的“个开蒙”城市群作为云南第二大城市,其战略意义显而易见。首先是整合“个开蒙”城市功能,加速城市化发展战略需要;二是打造滇南中心城市,构建“昆河经济带”的战略需要;三是“打通南门,对接东盟,走向亚太”的战略需要。
反观我们广西的“北钦防”,也正如云南的个旧、开远和蒙自三市一样,恰好也呈三角形分布,山水相连,文化同宗,定位相似,功能互补,天然具备区域整合的条件。
如今,云南“个开蒙”城市群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其现实的整合效应和巨大的整合效益,正引起了海内外投资商、开发商的极大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个开蒙”这个云南省未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副中心,上承首府城市昆明,下启边境城市河口的昆河经济带,必将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乃至南亚次大陆地区惊人崛起,吸引世人多少敬慕的目光!
最后,送一句话给北海人民:潮涌北部湾,北海起宏图。衷心祝福“大北海”一如大鹏翱翔一般,前程无限,任重道远。
朱瑜:再一次感谢王秘书长本次精彩的北海城市战略专访。希望有机会再次采访您!
本文摘自《阳光之旅》杂志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专号——《再造北海》(2004年总第29期)。
王合成简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员、中国城市研究院秘书长兼城市品牌战略委员会主任、人民日报社策划研究员、《城市中国》杂志社总编辑、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专注于城市策划、旅游策划和户外休闲策划。曾发表《新世纪农业之光》、《生态生态城市的春天》、《地球故事·沧海桑田》等专论。